曹禺

舞台上铭刻不可磨灭的抗战记忆

“……由大都会灰色的舞台,走向日光,走向农村,走向血肉相搏的民族战场,这一舞台的转变和广大抗战观众的要求,必然使我们戏剧艺术获得新的生命……”这段由著名剧作家田汉起草的《中华全国戏剧界抗敌协会成立宣言》,时隔80多年的岁月,在今天回顾,依旧掷地有声。

舞台 抗战 卢作孚 曹禺 铁血西迁 2025-08-15 08:24  3

《老式喜剧》再登曹禺剧场,带观众去感受两位老人的情感世界

8月11日,北京人艺口碑之作《老式喜剧》再度登上曹禺剧场的舞台,以简洁的舞台样式与精湛细腻的表演,为观众带来一部温暖人心的戏剧佳作。该剧由班赞导演,李幼斌、史兰芽共同出演,自2019年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首演以来得到诸多好评,2022年“升级”到北京国际戏剧中心

喜剧 情感世界 曹禺 老式喜剧 曹禺剧场 2025-08-14 02:11  3

央广网 | “戏码头”唱响和合共生大戏

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天津市文联主席孟广禄在古文化街戏楼前唱响《中华瑰宝》,那声穿越云天的花脸“啊啊啊”,恰是天津戏曲百年传承的回响。这座将戏曲融入血脉的城市,正用最地道的腔调,诠释何谓“看戏看角看天

码头 唱响 曹禺 孟广禄 中华瑰宝 2025-08-11 15:57  3

何以中国|“戏码头”唱响和合共生大戏

8月9日,“何以中国·和合共生”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天津启动。当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天津市文联主席孟广禄在古文化街戏楼前唱响《中华瑰宝》,那声穿越云天的花脸“啊啊啊”,恰是天津戏曲百年传承的回响。这座将戏曲融入血脉的城市,正用最地道的腔调,诠释何谓“看戏看角看天

码头 唱响 曹禺 孟广禄 中华瑰宝 2025-08-10 20:53  5

八十年代的媒体与文化(李辉)

时间让人感到一种沧桑感,三十年前,我从上海的高校毕业到北京工作。那时候我们采访一些老人,请他们谈抗战的故事、解放战争的故事、五十年代的故事,一转眼到现在,我也要讲我三十年前的故事了。历史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首先是每一个亲历者一路走来的每一步,所看到的每一个细节

沈从文 曹禺 胡风 李辉 萧乾 2025-08-07 06:30  2

曹禺:天津岁月,戏剧华章

1910 年 9 月 24 日,一个注定要在中国戏剧史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日子,曹禺出生于天津的 “万公馆” 。彼时的天津,作为北方重要的商埠和中西文化交融的前沿阵地,正散发着独特的魅力。曹禺的家庭虽逐渐走向没落,但封建官僚家庭的底蕴仍在,为他提供了接触多元文

天津 戏剧 陈白露 曹禺 张彭春 2025-05-28 11:34  9

直指行业繁荣下的浮躁心境

“十年来,中国戏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乱象,面对一系列堵点、难点、痛点,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戏剧事业才能得到真正健康有序的发展。”5月22日上午,刚刚走下颁奖舞台的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和曹禺剧本奖的获奖者,又应中国剧协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要

行业 朱洁静 曹禺 袁国良 陈涌泉 2025-05-24 08:00  11

“去浮华见筋骨”面向未来出发

“十年来,中国戏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种种乱象,面对一系列堵点、难点、痛点,只有克服这些问题,戏剧事业才能得到真正健康有序的发展。”昨天上午,刚刚走下颁奖舞台地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梅花表演奖和曹禺剧本奖的获奖者,又应中国剧协驻会副主席陈涌泉要求,围

朱洁静 曹禺 袁国良 宋官林 陈涌泉 2025-05-23 08:00  10

二十三岁就写出划时代的《雷雨》,曹禺晚年为何支持起样板戏了?

在北京城的老胡同里,住着一位改变中国话剧命运的老人。他叫曹禺,人们都说他是"中国的莎士比亚"。这话不假,从《雷雨》到《日出》,他笔下的人物至今仍在舞台上鲜活地跳动着。1933年,23岁的曹禺写出了《雷雨》,就像往平静的湖面扔了块石头,激起千层浪。这部戏后来被搬

样板戏 雷雨 曹禺 曹禺晚年 靳以 2025-05-16 18:41  14